微小表面线圈高分辨MR扫描在原发性面神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and Clinics(2020)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微小表面线圈高分辨MR扫描在原发性面神经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2015年5月—2019年10月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面神经肿瘤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5~56(34.9±11.7)岁。术前均行面部微小表面线圈局部高分辨3 T MR扫描及面神经曲面重建(方法A),同时行常规头线圈MR平扫及增强扫描(方法B)。(1)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成像所显示的肿瘤的位置、累及范围、形态、生长方式以及信号特点的差异,采用配对 t检验比较两种方法最大径测量值。(2)以反映肿瘤与面神经关系的特征性的面神经出入征阳性为面神经肿瘤的MRI诊断标准,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配对χ 2检验比较两种MR扫描方法诊断面神经肿瘤的准确率。 结果:(1)两种成像方法显示肿瘤位置、范围、形态一致,但与方法B相比,方法A肿瘤范围的显示更为直观。肿瘤位于左侧9例、右侧7例;所有肿瘤均累及面神经2节段及以上;肿瘤中心位于内听道处1例、迷路段1例、膝状神经节区6例、鼓室内5例、乳突区1例、腮腺区2例;形态表现为7例不规则形、表面分叶状或菜花状,5例呈类圆形,4例呈蘑菇形。(2)方法A测得肿瘤最大径为8 ~33.5 (18.9±7.9) mm,方法B为8.5 ~32.5(18.8±7.85) mm,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951, P>0.05)。(3)方法A肿瘤信号与面神经信号接近,有囊变者信号不均匀;方法B肿瘤T 1WI以等信号、稍低信号为主,T 2WI呈高信号、稍高信号,有囊变者信号不均匀。(4)本组16例患者采用方法A所得MRI显示面神经出入征均为阳性,方法B仅有4例面神经出入征呈现阳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6/16和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 结论:使用微小表面线圈面神经高分辨MRI结合曲面重建技术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肿瘤与面神经关系,提高原发性面神经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面神经出入征对原发性面神经肿瘤的MRI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