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CT在线校准技术对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外放边界影响及剂量学差异分析

Journal of Radiation Research and Radiation Processing(2018)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线校准与非在线校准所得误差数据,推导出两个不同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外放边界,分别设计计划,分析不同外放边界对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推导计算可知,未行CBCT在线校准PTV的外放边界X、Y、Z方向分别为5.50、9.89、5.83 mm,行CBCT在线校准PTV的外放边界X、Y、Z方向分别为3.73、5.16、4.36 mm;两种不同外放所得膀胱及直肠的V30、V40、V50、Dmean,小肠的V20、V30、V40、V50、Dmean,盆骨髓的V10、V20、V30、V40、V50、Dmean,左右股骨头的V50、Dmean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的D2、D5、D50、Dmean及均匀性指数(IH)、适形度指数(IC)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行CBCT在线校准若PTV外放过大,危及器官的受量将明显偏高,未行CBCT在线校准若PTV外放过小,靶区受量将明显欠量.使用CBCT在线校准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小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精度,同时PTV外放边界应需和行CBCT在线校准与否密切联动,以避免靶区欠量及危及器官受量偏高的现象,保证治疗质量.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