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抗栓药物治疗临床路径管理评价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epidemiology(2023)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评价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抗栓药物治疗临床路径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0月—2020年9月、2020年10月—2021年9月在北京朝阳医院外科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药师干预组.药师依据临床路径对患者用药方案进行干预,并持续跟踪随访至患者出院.以围手术期抗栓药物使用适宜占比、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出院后3个月再入院发生率等为指标评价围手术期抗栓药物临床路径管理效果.结果 常规治疗组121例,药师干预组202例,两组心脑血管事件(5.0%vs.5.0%)、静脉血栓栓塞症(2.5%vs.3.0%)、出血事件(3.3%vs.2.0%)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师干预组围手术期抗栓药物使用的各类适宜占比(术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61.9%vs.24.0%,术前抗凝药物治疗66.3%vs.39.7%,术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80.7%vs.10.0%,术后抗凝药物治疗89.6%vs.65.3%,P<0.001)、住院天数(13.00 d vs.10.00 d,P=0.004)、住院期西药费用(2 692.97元vs.2 110.76 元,P=0.008)、住院期抗凝药物费用(406.20 元 vs.200.28 元,P<0.001)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抗栓药物治疗临床路径的建立及应用可能会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抗栓药物使用不适宜情况,不增加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且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