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蔹乙酸乙酯部位体内抗肿瘤的药效作用机制及其成分分析研究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2022)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究白蔹乙酸乙酯部位对H22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以及对正常小鼠的急性毒性,并分析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对40只KM小鼠皮下注射H22细胞悬液复制H22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氟尿嘧啶组(5-Fu,25mg·kg-1)和白蔹乙酸乙酯部位低、中、高(1.5、4.5、13.5g·kg-1,生药量)剂量组,每组8只.白蔹乙酸乙酯部位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10d.测定肿瘤体积、质量,计算抑瘤率;计算肝脏、脾脏、胸腺的脏器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肿瘤组织中Bax、Bcl-2、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以最大给药剂量灌胃(30 mL·kg-1)1次并连续观察14 d,考察白蔹水提物、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4.00、5.14、23.22 g·mL-1)对正常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法分析白蔹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白蔹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各给药组的肿瘤质量均显著降低(P<0.01),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4.42%、72.00%、78.24%,肝脏、脾脏、胸腺的脏器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P<0.01);低剂量组小鼠的血清TNF-α、IL-2、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各给药组小鼠肿瘤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Bax、Caspase-3及Caspase-9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P<0.01);白蔹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的Bax/Bcl-2蛋白比值显著升高(P<0.01).小鼠在给药剂量相当于生药量696.6 g·kg-1·d-1(约相当于临床使用最大剂量的462.8倍)的白蔹乙酸乙酯部位时,无明显毒副反应.UPLC-QTOF-MS/MS分析共鉴定出16个化学成分,以酚酸类为主.结论 白蔹乙酸乙酯部位具有明显抗H22实体瘤的作用,且安全性较高,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ax/Bcl-2/Caspase-9/Caspase-3途径相关,酚酸类成分是其潜在的药效物质基础.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