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神经鞘瘤患者19例临床分析

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a(2022)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道神经鞘瘤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11月确诊的胃肠道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共收集19例患者,年龄范围45.0~70.0岁,其中女性占68.4%(13/19)。临床症状无特异性,部分患者无症状[15.8%(3/19)],可表现为腹痛[57.9%(11/19)]、恶心[31.6%(6/19)]、腹胀[(21.1%(4/19)]和食纳减退[(21.1%(4/19)]等,少数为消化道出血[(5.3%(1/19)]。肿瘤最常见于胃体[(42.1%(8/19)],其次为十二指肠[(15.8%(3/19)]。内镜下呈黏膜下肿块,易误诊为间质瘤。病理类型呈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染色S100、Vim均为阳性。大多数Ki-67染色增值率<5%[(57.9%(11/19)],少部分≥10%[(10.5%(2/19)]。治疗均采用内镜或外科手术。所有神经鞘瘤未发现复发和转移倾向。结论:胃肠道神经鞘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大多数为良性,恶性罕见,术后病理是其确诊金标准。常见于中年女性,临床症状多样且无特异性,镜下与间质瘤等黏膜下肿瘤鉴别困难,随瘤体增大其恶变倾向增大,对于瘤体直径<3 cm无浆膜侵犯的肿瘤推荐内镜下切除,创伤小且无复发。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Gastrointestinal neurilemmoma,Prognosis,Diagnosis,Treatment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