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2022)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潮汕地区铂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分析2009—2020年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上报的铂类抗肿瘤药物(顺铂、卡铂、奈达铂及奥沙利铂)相关不良反应的例数、分布、症状及原疾病数据.结果 上报铂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399例(占抗肿瘤药物比40.96%),其中严重的不良反应65例;铂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患者以50~70岁居多(270例,占比67.67%);所有不良反应以过敏、皮疹及骨髓抑制等免疫系统症状最多见(182例,占比45.61%);以奥沙利铂引起的不良反应例数最多(159例,占比39.85%);新的不良反应共59例,其中23例为说明书已记载反应;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原患的疾病主要为结直肠癌.结论 铂类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占比最高(尤其是奥沙利铂),相关症状主要累及免疫系统.用药时应对患者进行严密看护,加强临床医师与药师的及时沟通,并采用防治手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