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地栖大中型鸟兽多样性现状:基于红外相机数据的分析

Biodiversity Science(2021)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生物多样性监测是国家公园保护的核心基础.大熊猫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系统的保护规划与有效的管理行动均有赖于对区内生物多样性本底、现状与动态的深入了解.为了解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兽类与鸟类多样性本底与现状,本研究系统检索了该区域内2005-2020年基于红外相机调查技术的野生动物研究论文、项目报告以及新闻报道,并对区内原有保护地的红外相机监测历史与结果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表明,2005-2020年期间,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51个保护地的红外相机调查与监测中,共记录到分属6目22科55属的71种野生兽类与分属13目45科132属的232种野生鸟类.在国家公园所覆盖的秦岭、岷山、邛崃山、相岭4大山系中,邛崃和岷山记录到的大中型地栖鸟兽物种多样性最高(均为兽类40种,鸟类12种),相岭最低(兽类25种,鸟类7种).单个保护地中记录到的大中型地栖鸟兽物种数量与保护地面积、红外相机有效工作日及相机位点的海拔跨度均呈正相关,国家级保护地中记录到的物种数(28±8.3,mean±SD)显著高于省级保护地(19±8.9).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共记录到猫科与犬科的4种大型食肉动物,即豹(Panthera pardus)、雪豹(P.uncia)、狼(Canis lupus)和豺(Cuon alpinus),主要来自于秦岭山系和邛崃山系,而国家公园内的岷山山系则没有记录到大型食肉动物,相岭山系中仅有1次狼的记录.本研究结果显示,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前期已经建立起的自然保护地网络与红外相机监测体系已积累大量区内野生兽类与鸟类的基础数据,为国家公园的试点与建设提供了生物多样性编目与监测方面的可靠本底.在这些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大熊猫国家公园应进一步规划、建设标准化的野生动物监测体系,为今后国家公园的管理决策、成效评估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