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斑块特征与血管几何形态的HR-MRI研究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Radiology(2021)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后循环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椎-基底动脉几何形态、斑块特征与梗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症状性基底动脉(BA)粥样硬化病人42例,男30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5±10.8)岁.根据DWI上是否存在BA供血区急性梗死将病人分为梗死组(22例)和无梗死组(20例),并根据椎动脉优势及BA构型再分组,利用三维MR血管成像(3D-MRA)识别BA及椎动脉曲线类型,于高分辨MRI(HR-MRI)上确定斑块定量(斑块负荷、斑块面积等)及定性(斑块分布、强化程度等)特征,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Student t检验比较组间BA-中角/BA-VA角度及斑块定量指标差异,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组间临床计量资料及斑块定性指标差异.结果 与梗死组相比,无梗死组的斑块多见于腹侧(P=0.030).与无梗死组相比,梗死组的BA-中角及BA-VA角更大(P<0.05),BA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更大(P<0.05),BA斑块强化比例更高(P=0.019).2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A优势组的BA斑块强化比例更高(P=0.033),BA弯曲组的斑块更易位于侧壁,且斑块负荷更大(均P<0.05).结论 椎-基底动脉的几何形态影响斑块分布及强化程度,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缺血性梗死发生的潜在因素.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