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氏束起搏的中长期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2020)

引用 1|浏览1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通过单中心分析,探讨希氏束起搏(His bundle pacing,HBP)的中长期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尝试行HBP的患者40例,进行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随访HBP术后1、3、6、12个月阈值、感知、阻抗及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结果 拟行HBP的患者40例,其中3例因术中阈值较高放弃HBP起搏,改为常规右室起搏,成功HBP的患者37例(占92.5%),其中心功能正常患者19例,术前平均QRS波时限(94.37±14.06)ms,HBP后QRS波时限为(100.74±14.62)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心功能不全患者18例,术前平均QRS波时限(150.56±35.63)ms,HBP后QRS波时限缩短为(136.83±22.47)m 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术中及术后1、3、6、12个月后随访希氏束导线阈值分别为(1.26±0.52)V/0.4ms、(1.17±0.66)V/0.4ms、(1.34±0.87)V/0.4ms、(1.33±0.89)V/0.4ms、(1.33±0.85)V/0.4ms,与术中测试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阈值升高>2.5V/0.4ms者4例(4/37,10.8%),无一例发生起搏导线移位、重置或拔除,无起搏系统感染,心功能不全患者中有1例因突发心室颤动死亡.心功能不全患者中,HBP术后1年NYHAⅢ-IV级患者比例较术前下降(P=0.02),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升高(0.39±0.15)vs(0.34±0.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结论 HBP成功率高,中长期有效性与安全性较好,特别是对于心室起搏依赖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心房颤动患者,HBP联合双室起搏(作为备份或融合起搏)可改善临床心功能,可能是一种合理选择.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