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cker糖尿病肥胖大鼠脑血管病变特点和发病机制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Medicine(2019)

引用 2|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观察Zucker糖尿病肥胖(ZDF)大鼠脑血管病的病理特点,并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为ZDF大鼠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 取8~9周龄雄性ZDF大鼠8只,饲喂Purina#5008饲料12周,另取8只同周龄雄性Zucker瘦型(ZL)大鼠饲喂普通饲料,作为正常对照组.饲养周期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利用Y迷宫评价大鼠认知功能,通过磁共振成像观察颅内血管大体形态,处死动物后取脑组织,通过常规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病理学观察脑组织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并利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白蛋白、IgG渗漏,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ZL大鼠相比,模型对照组ZDF大鼠20周龄时,体重、空腹血糖和HbA1c均显著升高(P<0.01);Y迷宫实验中在新异臂停留的时间显著降低(P<0.05);脑内大血管出现形变和节段性狭窄;脑微血管出现闭塞,周围神经纤维水肿;脑血管周围有白蛋白和IgG渗出,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下降(P<0.01).结论 ZDF大鼠20周龄时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颅内大血管和微血管出现血管狭窄、闭塞,并引起周围神经组织病变,发病机制可能为紧密连接蛋白缺失导致血-脑屏障功能破坏,渗透性增加,从而产生血管形态和功能病变.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