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xin shRNA对高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2015)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背景 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是多种眼科疾病的病理基础,迄今为止新生血管形成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显示,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radixin表达量明显增加,因此推测在视网膜新生血管相关疾病中抑制或沉默radixin基因有望成为治疗的新方法. 目的 研究radixin小发卡(shRNA)干扰质粒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模型视网膜中radixin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观察其对小鼠视网膜新生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64只出生后7d的SPF级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radixin shRNA质粒组和shRNA质粒组,其中模型对照组、radixin shRNA质粒组和shRNA质粒组小鼠在体积分数(75±2)%的氧环境中饲养5d,建立OIR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小鼠饲养于正常氧环境下.radixin shRNA质粒组和shRNA质粒组小鼠于出生后第12天分别于玻璃体腔注射1μg radixin shRNA质粒和对照shRNA质粒,小鼠出生后第17天,对各组小鼠行FD-2000S血管造影术,制备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和分布;摘取各组小鼠眼球制备视网膜切片,采用视网膜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和新生血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radixin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分布;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radixin mRNA及其蛋白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正常对照组小鼠视网膜铺片显示视网膜血管走行正常,模型对照组小鼠视网膜后极部大片状无灌注区,可见大血管迂曲和血管壁荧光素渗漏和新生血管,shRNA质粒组小鼠视网膜可见无灌注区和微血管瘤,而radixin shRNA质粒组小鼠视网膜后极部无灌注区面积较小,血管迂曲和渗漏现象较模型对照组和shRNA质粒组明显减轻.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模型对照组和shRNA质粒组小鼠视网膜内界膜不连续,可见大量血管内皮细胞核和血管管腔突破内界膜,radixin shRNA质粒组视网膜内界膜形态接近正常对照组,有少量血管内皮细胞核和血管管腔突破内界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正常对照组和radixin shRNA质粒组radixin表达弱于模型对照组和shRNA质粒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radixin shRNA质粒组和shRNA质粒组小鼠视网膜中radix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2±0.043,2.236±0.093,0.556±0.015和2.272±0.096,各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4.545,P=0.000).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radixin shRNA质粒组和shRNA质粒组小鼠视网膜中radix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082、1.193±0.021、0.263±0.016和1.235±0.005,各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3.522,P=0.000) radixin shRNA质粒组radixin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较模型对照组和shRNA质粒组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Radixin shRNA能有效沉默OIR动物模型视网膜中radixin基因的表达,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