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和预警模型构建

Zhonghua wei zhong bing ji jiu yi xue(2020)

引用 5|浏览2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构建重型/危重型预警模型,为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的预判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月18日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和流行病史、入院时生命体征及血液学指标等。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分型标准将患者分为普通型(纳入普通组)和重型/危重型(纳入重症组),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并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重型/危重型的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汇总建立预警模型,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预警模型在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预判中的意义。结果:共收治155例新冠肺炎患者,普通型125例,重型/危重型30例。①与普通组比较,重症组患者年龄高,合并基础疾病比例高,体重指数(BMI)大,呼吸过速的比例高,并伴有持续高热、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0.95的比例高,白细胞计数(WBC)、CD4 + T淋巴细胞、CD8 + 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计数(LYM)明显降低,白细胞介素- 6(IL-6)、C -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水平及CT示肺部多叶病变比例增高;而两组间性别、是否为武汉返乡人员、吸烟史、休克指数(SI)、CD4 +/CD8 +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优势比( OR)=1.620, P=0.031〕、合并基础疾病( OR=1.521, P=0.044)、持续高热( OR=2.469, P=0.014)、WBC<2.0×10 9/L和(或)LYM<0.4×10 9/L( OR=3.079, P=0.006)、肺部多叶病变( OR=1.367, P=0.047)、IL-6≥30 ng/L( OR=2.426, P=0.010)是发生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的危险因素。③采取四舍五入法对各项危险因素对应的 OR值进行记分,以年龄≥60岁记2分、合并基础疾病记2分、持续高热记2分、WBC<2.0×10 9/L和(或)LYM<0.4×10 9/L记3分、肺部多叶病变记1分、IL-6≥30 ng/L记2分,合计为预警模型评分,重症组预警模型评分明显高于普通组(分:9.33±2.79比5.04±2.38, t=9.010, P=0.001)。④ ROC曲线分析显示,预警模型对早期筛检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4,95%可信区间(95% CI)为0.903~0.985;最佳临界值为6.5分时,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72.0%。 结论:重型/危重型与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之间存在诸多差异,通过建立预警模型,可以帮助早期筛选重型/危重型患者,对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