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2004)

引用 76|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首次从郯庐断裂带走滑糜棱岩中获得了白云母127.62±0.19 Ma的40Ar-39Ar年龄,其与糜棱岩的全岩40Ar-39Ar年龄相吻合.这些年代学研究成果以及同走滑期岩浆活动,表明郯庐断裂带于早白垩世发生了大规模的左行平移.这一早白垩世构造-岩浆事件是伊泽纳崎板块突然发生高速、斜向俯冲的结果.晚白垩世-早第三纪郯庐断裂带转变成巨型的伸展构造,普遍控制发育了断陷盆地.太平洋板块的高角度正向俯冲使中国东部出现软流圈上涌、岩石圈拆沉,从而造成了郯庐断裂带与整个中国东部卷入了强烈的伸展活动.晚第三纪初期起动的挤压活动,使郯庐断裂带上的断陷盆地同步抬升和闭合;断裂带的逆冲活动则断续延至今日,成为中国东部最大的近代地震活动带.郯庐断裂带晚第三纪以来的挤压活动是西太平洋弧后扩张的响应,而印度板块碰撞的构造挤出起着辅助作用.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Isotopic ages,Tectonic evolution,The Izanagi plate,The Pacific plate,The Tan-Lu fault zon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