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浏览量:41

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储氢材料、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失效分析、镁基储氢合金熔炼等。主持了“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建立了原位制备多相多尺度结构镁基储氢合金的新方法,并应用于创制镍氢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创制了系列可控放氢的轻金属和轻金属氢化物基水解制氢材料;发明了将结晶水中的H+作为氢源合成硼氢化物中H-的再生过程无需外加氢源新方法,且实现了NaBH4再生的同时进行CO2甲烷化;达成了Mg基储氢合金中放氢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双调控;发明了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制备少层磷烯的新方法。在“Nature Commun.”、“Prog. Mater. Sci”、“Angew. Chemie Int. Ed.”、“Nano Energy”、 “Adv. Energy Mater.”、“Appl. Phys. Lett.”、“J. Mater. Chem”、“J. Alloys & Comps”、“Scr. Mater.”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SCI他人引用超过9000次,H因子59。拥有发明专利20余件,PCT专利6件、其中两件获美国、日本专利。曾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二、201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然科学类,排名第二、2013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五、2005年)。多次在重要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参与组织了“Metal-Hydrogen”、“中日储氢材料双边会议”等国际会议。
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2010年)。担任过多门本科生材料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工程材料、合金材料设计与熔炼、材料管理学和功能材料)的教学工作,负责国家精品课程“机械工程材料”双语部分建设,主编或参与编著了《材料管理》、《工程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for Clean Energy》、《新型材料科学与技术》等著作和教材。
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2010年)。担任过多门本科生材料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工程材料、合金材料设计与熔炼、材料管理学和功能材料)的教学工作,负责国家精品课程“机械工程材料”双语部分建设,主编或参与编著了《材料管理》、《工程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for Clean Energy》、《新型材料科学与技术》等著作和教材。
研究兴趣
论文共 334 篇作者统计合作学者相似作者
按年份排序按引用量排序主题筛选期刊级别筛选合作者筛选合作机构筛选
时间
引用量
主题
期刊级别
合作者
合作机构
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 (2023)
引用0浏览0引用
0
0
Jiahuan He,Panpan Zhou,Xuezhang Xiao, Fei Chu,Liuzhang Ouyang,Baozhong Liu,Ruhong Li,Ziwei Huang, Leijie Hu, Sicheng Yuan, Tao Zhou,Xiulin Fa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3)
引用0浏览0引用
0
0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no. 17 (2023): 20917-20924
Kashif Naseem,Hao Zhong,Wenbin Jiang,Mili Liu, Chengguang Lang,Kang Chen,Liuzhang Ouyang,Jianmei Hu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no. 36 (2023)
引用0浏览0引用
0
0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no. 5 (2023): 1697-1708
引用0浏览0引用
0
0
Peirong Chen,Liuzhang Ouyang, Chengguang Lang,Hao Zhong, Jiangwen Liu,Hui Wang,Zhenguo Huang, Min Zhu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no. 9 (2023): 3585-3593
加载更多
作者统计
合作学者
合作机构
D-Core
- 合作者
- 学生
- 导师
数据免责声明
页面数据均来自互联网公开来源、合作出版商和通过AI技术自动分析结果,我们不对页面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正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承诺和保证。若有疑问,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联系我们:report@amin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