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浏览量:7

个人简介
徐 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在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TU Braunschweig(德国)完成本科及硕士学习,博士毕业于比利时 Catholic University of Leuven 复合材料专业。博士师从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世界复合材料大会(ICCM)联合创始人 I.Verpoest 教授。隶属于著名高分子及复合材料专家蹇院士团队。
在复合材料多尺度设计及工艺过程仿真、复合材料工艺开发及复合材料装备研发等方向展开了长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提出并完成基于纺织复合材料单胞的双尺度疲劳本构模型,缩短材料考核周期75%以上;(2)系统建立了“3+1”全尺度冲击模型(细-介-宏-构件)和材料多尺度表征路线图,模型在空客xxx战斗机水平尾翼蒙皮抗冲击性设计中得以应用;(3)作为核心骨干,分别参与和主导研发了“机器人辅助未预浸纤维高速铺设”工艺装备和铺设过程仿真软件,装备在奥迪、宝马集团、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和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得到应用;(4)提出“‘双铺丝头’纤维铺设”和“铺层多步冲压”工艺及装备,可进一步提高铺设过程稳定性和产品质量,降低设备造价,获得6项核心专利授权;(5)作为负责人,主持申报的 “机器人辅助激光原位固化缠绕+铺放工艺装备”项目,入选宁波“3315创新团队”;(6)承担了“xxx临近空间超长航时无人机”项目机身结构设计工作;(7)负责了碳化硅纤维增强陶瓷复合材料核能包壳管的编织与缠绕工艺仿真、增强预制体制备,完成了高脆性纤维专用缠绕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8)作为负责人,主持申报的“基于分数阶标准线性体模型的纺织复合材料多尺度低周疲劳渐进损伤机理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批准(项目批准号:52075526)。
在复合材料多尺度设计及工艺过程仿真、复合材料工艺开发及复合材料装备研发等方向展开了长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提出并完成基于纺织复合材料单胞的双尺度疲劳本构模型,缩短材料考核周期75%以上;(2)系统建立了“3+1”全尺度冲击模型(细-介-宏-构件)和材料多尺度表征路线图,模型在空客xxx战斗机水平尾翼蒙皮抗冲击性设计中得以应用;(3)作为核心骨干,分别参与和主导研发了“机器人辅助未预浸纤维高速铺设”工艺装备和铺设过程仿真软件,装备在奥迪、宝马集团、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和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得到应用;(4)提出“‘双铺丝头’纤维铺设”和“铺层多步冲压”工艺及装备,可进一步提高铺设过程稳定性和产品质量,降低设备造价,获得6项核心专利授权;(5)作为负责人,主持申报的 “机器人辅助激光原位固化缠绕+铺放工艺装备”项目,入选宁波“3315创新团队”;(6)承担了“xxx临近空间超长航时无人机”项目机身结构设计工作;(7)负责了碳化硅纤维增强陶瓷复合材料核能包壳管的编织与缠绕工艺仿真、增强预制体制备,完成了高脆性纤维专用缠绕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8)作为负责人,主持申报的“基于分数阶标准线性体模型的纺织复合材料多尺度低周疲劳渐进损伤机理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批准(项目批准号:52075526)。
研究兴趣
论文共 23 篇作者统计合作学者相似作者
按年份排序按引用量排序主题筛选期刊级别筛选合作者筛选合作机构筛选
时间
引用量
主题
期刊级别
合作者
合作机构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2023): 109179
引用0浏览0引用
0
0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23)
引用0浏览0引用
0
0
Mingguang Zhang, Xiwen Xia, Liangdong Zhang,Gang Zhao,Cheng Liu, Nan Li,Jian Xu,Yousi Chen,Xigao Jian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23): 112018
引用0浏览0引用
0
0
Yue Ding, Xin Zhou,Jun Wang, Yajie Feng,Jianbo Tang, Nianwei Shang,Shiqing Xin,Xigao Jian,Maik Gude,Jian Xu
加载更多
作者统计
合作学者
合作机构
D-Core
- 合作者
- 学生
- 导师
数据免责声明
页面数据均来自互联网公开来源、合作出版商和通过AI技术自动分析结果,我们不对页面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正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承诺和保证。若有疑问,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联系我们:report@aminer.cn